近日,由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四局自主研發的懸臂智慧造橋機,成功澆筑寧淮城際鐵路跨馬汊河128米連續梁5號節段。
據了解,這一技術自2024年3月在阜淮鐵路啟用以來,已迭代形成覆蓋4-6米節段的多型號產品體系,為重大交通項目施工裝備智能化、自動化升級注入強勁動能。此次在寧淮城際鐵路投入使用的6米大節段智慧懸臂造橋機,以提升橋梁建造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為核心目標,集成了承重桿件、模板、平臺防護、智能控制和信息化檢測五大系統。同時,采用支點反頂設計,取代傳統橋面錨固,行走過程中反頂系統作用于已完工箱梁翼緣板下部,徹底消除傾覆風險;全方位防護平臺實現施工區域全覆蓋;突破單次懸澆長度限制,將橋梁節段由16節優化至10節,大幅減少模板安裝校正時間,推動整體施工周期縮短2個月;設備行走與模板調節均由液電系統精準控制,無需人工錨固軌道。懸臂智慧造橋機還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5G等前沿技術,配備內力、變形及不均衡監測模塊,實現結構受力、橋梁線形、關鍵參數及進度的實時監測預警。
投入使用懸臂智慧造橋機后,工效相比常規的施工方法提升了25%,有效解決了傳統掛籃結構復雜、裝拆繁瑣的痛點,推動橋梁施工進一步向“智能建造”發展。目前,已有10余臺同類型智慧造橋機組裝應用于阜淮、京濱、邵永鐵路及杭州東站樞紐等重點鐵路工程橋梁施工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