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以“綠色低碳,共享共榮”為主題的2025年福建省建筑材料供需交流會在福州召開。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應邀出席并作重要報告。

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副秘書長趙婧,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建筑大學教授宋少民,中國礦業報首席記者王瓊杰,福建省工信廳散水辦主任陳志宇,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礦保處副處長張國玉,徐州徐工挖掘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鵬、營銷公司副總經理黃世頂,百年建筑網總經理王森、首席顧問兼常務副總經理李懷清,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炳煌,漳州新起點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侯衍臣,永泰縣筑誠機制砂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軍濤,福建德睿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剛,廈門艾思歐標準砂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兆模,福建尚冰環保固廢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斌,世邦工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經理文武,廣東華寶礦機有限公司福建大區經理范均華,上海山美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辦事處大區負責人顏嘉彬,安順承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承,鹽城恒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綿綿,福建育華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育科,福州盤古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鄢慶春,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資部部長顏嘉,福建省福能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廈漳營運部經理林曉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鏟運機械事業部福州營銷中心總經理張松,福建東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坤華,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陳文啓,福建群峰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金山,福建省綠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雄,福建省天玉方圓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小興,福建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陳豪毅,泉州市風火輪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蘇榮全,福建恒立昌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捷先,福建鯤鵬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清旭,福建世恒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玉鐵,福建省砂石協會會長劉秋明、秘書長林辰,福建省砂石協會顧問、原秘書長陳永禎,福建省砂石協會顧問周煒,河北省砂石協會會長賈雙朝,廣東省砂石協會秘書長趙凌,貴州省砂石協會會長袁宗林、秘書長江清裕,重慶市砂石協會秘書長黎長華、副秘書長黃羽,甘肅省砂石骨料行業協會秘書長蘇海軍,山東省砂石協會秘書長宋瑋,遼寧省砂石協會秘書長夏祝林、副秘書長張金峰,湖南省砂石協會秘書長李欣桐,上海市砂石協會高級顧問陳震華,砂石骨料網創始人李華,中國砂石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顧問邵長征,福建省水泥協會副秘書長魏昌林,福建省預拌砂漿協會秘書長邱建毅等。
2025年福建省建筑材料供需交流會
劉秋明在致辭中表示,過去20年,福建省砂石協會協會在政府指導和會員支持下,發揮橋梁作用,助力砂石行業發展,包括協助河砂資源管理、推動機制砂產業崛起、加強行業學習交流等。今年是 “兩山” 理念和協會成立20周年,協會積極踐行 “兩山” 理念,推廣綠色開采技術、推進綠色生產工藝、倡導綠色產品應用。展望未來,協會將深入貫徹 “兩山” 理念,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強行業自律,同時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與政府溝通、開展行業調研、搭建交流平臺、加強宣傳推廣,最后呼吁攜手開創行業美好明天,預祝會議圓滿成功,祝福與會人員。
陳志宇在致辭中表示,一直以來,福建省砂石行業在 “兩山” 理念指引下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機制砂石被市場廣泛接受,雖受房地產及基建投資影響,基礎建材行業低迷,但機制砂石行業韌性強、產品有競爭力。不過,行業仍面臨產能過剩等問題。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四穩” 要求,為經濟工作指明方向。下一步我們將從助力企業拓寬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三方面重點發力,推動福建建筑材料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美麗福建做貢獻。
劉鵬在致辭中指出,徐工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面對全球產業變革浪潮,徐工以 “五化” 轉型為戰略支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以 “高端化” 打造科技創新的新質能力,以 “智能化” 彰顯數智賦能的產品硬核實力,以 “綠色化” 踐行生態文明的責任擔當,以 “服務化” 詮釋全心托付的價值理念,以 “國際化” 競逐無限可能的全球市場。如今,徐工正以 “五化” 轉型的堅定步伐向世界工程機械之巔沖鋒,未來將始終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新為驅動、以責任為擔當,攜手全價值鏈合作伙伴與同盟軍,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可靠、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讓 “中國智造” 的綠色旗幟在全球基建領域高高飄揚。
王森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福建省建筑行業發展勢頭強勁,2025 年第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達 3648.77 億元,同比增幅超 8%,但行業結構性變革也在加速推進,建筑地材需求結構因行業重心從房地產領域向大型基建等項目轉移而顯著變化,地產建材用量逐年下降。面對新形勢,行業存在資源約束加劇、綠色轉型緊迫、產業鏈協同效率不足等三大核心問題,對此,王森提出強化政策協同優化資源配置、共建數據平臺提升協同效率、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等三點建議,并呼吁與會各方攜手合作,共同開創福建省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主題報告
胡幼奕在《新形勢下砂石行業的挑戰與機遇》主題報告中指出,當前全球經濟放緩疊加中國房地產和基建投資下行,砂石及裝備市場供需關系發生逆轉,從供不應求轉為供大于求。砂石骨料市場因房地產投資下降、基建投資增速放緩而供大于求、產能過剩,,破碎裝備市場也因新建石礦放緩、相關行業增速下降陷入需求不足與低價競爭困境,行業整體面臨產品降價、企業資金鏈承壓等問題。與此同時,各地持續釋放石礦采礦權進一步加劇產能供給,推動產業區域布局、企業競爭加劇及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深刻變革,行業發展已從量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胡幼奕表示,面對挑戰,砂石行業仍存在多重機遇:資金壓力驅動企業重構,深度融合綠色環保技術與智能科技,加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基建投資政策傾斜及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等金融手段調整,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下,開拓國際市場成為突破國內競爭困局的重要路徑。對此,企業需通過創新驅動轉變經營模式、強化現金流管理、探索智能制造與智慧礦山等新技術,推動綠色智能發展。在變革浪潮中,砂石企業唯有緊扣政策導向與市場趨勢,提前布局并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戰略,才能在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把握機遇、破局前行。
宋少民作題為《高品質砂石骨料與現代混凝土》的報告,報告強調,高品質砂石骨料是現代混凝土的基石,其精準級配、穩定性能為混凝土強度與耐久性筑牢根基,沒有高品質砂石骨料,就無法推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廣泛應用,無法保障建筑行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品牌化建設。砂石骨料行業健康有序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提升機制骨料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產品的規模化產能。
宋少民強調:必須樹立和明確高品質機制骨料的理念和方向;機制砂產業技術體系需要持續創新發展;分計篩余和吸附性是表征機制砂質量的核心和基礎指標;粗骨料的級配、最大粒徑、粒形、有害物質是控制要點;機制砂替代河砂成為主力砂源讓我們必須反思膠凝材料的內涵;機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需要具備創新思維,建立新的方法體系;低碳建造需要大視野、大協同。
樹人律師事務所主任盧曉武作題為《新礦法對礦山企業的影響》的報告,上海市砂石協會高級顧問陳震華作題為《上海砂石需求空間與市場架構》的報告,徐州徐工挖掘機械有限公司營銷公司副總經理黃世頂作題為《徐工綠色智能礦山施工解決方案》的報告,漳州市港興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深圳千益時代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萬浩作題為《礦能融合 降本增效,砂石礦的下一個致勝之道》的報告,福建德睿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東木作題為《智能裝備賦能高品質骨料礦山》的報告,安順承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承作題為《砂石粉塵為何難以實現有效治理》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