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因具有適用范圍廣、機器靈活性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通過無人機操作能夠有效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無人機不受環境、天氣等因素限制,能夠使作業更加安全可靠。
無人機—智慧交通“執法員”
為加強交通管理,助力文明城市建設,在5G、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主導下,具有高清攝像、拍照、喊話功能的無人機出現在城市上空,當起了空中“執法員”。
實時監測路面車流和人流情況,全方位立體化巡控,配備喊話器的無人機,還可針對巡邏過程中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實時喊話、播報、抓拍錄入等。
使用無人機在空中執勤,通過智慧化、自動化的手段,有效彌補了地面交通的短板,大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無人機—天地空一體化“通吃”
無人機具有自動化、無人化、全天候、多領域的監管特點,在環境監測中也同樣被廣泛應用,作為智慧環保監測手段之一,無人機可謂是天地空一體化“通吃”。
大氣污染物監測、水質環境監管,地下管道巡查等,通過無人機搭載的內置高清攝像頭、衛星遙感系統、數據儲能空間等,實現遠程遙感監控和實時數據回傳分析。
無人機—測繪領域的“航空兵”
無人機測繪因效率高、成本低、數據準確、操作靈活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地理信息行業。
以無人駕駛飛機作為空中平臺,以機載遙感設備,通過高分辨率CCD數碼相機、導航定位設備、激光掃描儀等獲取信息,并用計算機對圖像信息進行處理。
近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山西省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將建立省市縣一體化航空航天遙感數據獲取、快速處理和共享分發服務體系,實現衛星、航空、無人機、地面等多源遙感數據快速獲取。將加強無人機遙感、5G通信等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在應急測繪數據獲取、災中實時監測、災后評估分析和修復重建中的應用。
無人機的應用領域被逐漸看好,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無人機企業數量為10725家。預計到2022年,中國無人機企業數將達到14000家,到2025年,將達到18000家。
此前,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發的《“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中國民航局將計劃建立無人機交通管理實驗室——研究民用無人機交通管理體系與模式,制定民用無人機交通管理運行概念和技術路線。研究民用無人機飛行空域精細化管理技術,提出空域規劃、評估、多維信息化存儲與展示方法。研究民用無人機飛行安全與間隔管理技術,制定民用無人機飛行間隔標準。研究民用無人機交通引導與控制技術,研發無人機交通管理與服務系統,為破解民用無人機管控難題提供科技支撐等。
2022年6月18日,由壹通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與相關科研機構研究院共同投資研制的TP500無人運輸機完成首飛。據悉,TP500無人運輸機可滿足500kg級標準載重、500km半徑范圍的無人駕駛航空貨運覆蓋,最大航程1800km,是一款通用型大載重無人運輸平臺,是首個完全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要求研制的大型無人運輸機。
為實現雙碳目標,目前市面上還有氫能無人機,搭載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無人機,具有零排放、無噪音、續航時間長等特點。在節能降碳行動中,氫能無人機或將走向更廣闊的應用未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