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全稱Radio Frequency Idenficaon,它通過射頻信號對目標物體進行自動識別,獲得相關數據,無需人工干預,可以在各種惡劣環境下工作。采用超高頻RFID技術可以對高速運動的物體進行識別,并且可以一次識別多個標簽。采用 UHFRFID進行 RFID識別,具有無方向性、成批識別、壽命長、不可改寫、耐污染等特點,并能通過 RFID存儲重要信息。
RFID標簽頻率標準
頻率使用許可
RFID系統的工作頻率是 RFID技術系統中最基本的技術參數。RFID標簽的使用頻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應用范圍、技術可行性和系統成本。
RFID系統歸根結底是一種無線通信系統,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通信信道。由于空間通信信道中的射頻信號表現為電磁耦合和電磁反射兩種形式,因此,射頻識別系統的性能必然受到空間電磁波傳輸特性的影響。
電磁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飛機導航,電臺廣播,軍事應用等等。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或無委會)對中國進行統一管理。所以無線電產品的生產和使用都要經過國家批準。
頻率劃分
因為許多領域的應用要求系統在一定頻率范圍內工作,所以需要分段頻率。近幾年來,頻譜劃分已作了多次修改,其中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提出了一種新的劃分方法,即: RFID系統屬于無線電應用范疇,因此,它的使用不會影響其它系統的正常工作, ISM所使用的頻譜范圍通常是局部無線電通信頻段,因此,通常 RFID所使用的頻段是 ISM頻段。
RFID系統工作頻率為0-135 k, ISM頻率為6.78 MHZ13.56 MHZ27.125 MHZ40.68 MHZ433.92 MHZ869.0 MHZ 915 MHZ2.45 GHZ5.8 GHZ24.125 GHZ。
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頻段869MHZ和915MHZ,目前超高頻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在860-960之間,這是因為射頻識別系統將應用于,但是在找不到一個射頻識別系統可以適用的共同頻率,各國對頻率的具體規定也各不相同,所以頻率問題對于射頻識別系統來說是一個重要問題,頻率問題主要包括工作頻率的范圍、發射功率的大小、調頻技術、通道寬度等。
頻率為869 MHz,允許短距離使用,例如郵件,會議等。頻率范圍為888-889,頻率范圍為902-928。另外,使用D-和無繩電話的分頻段由國際電信聯盟(ITU)統一規劃和分配, ITU將分為3個大區,區域1 (歐洲和非洲地區),區域2 (美洲地區),區域3 (大洋洲和亞洲地區)。
超高頻RFID電子標簽的特性如下:
1.超高頻電子標簽通過電場傳輸能量。電場能量下降不快,但讀取區域不太定義,該頻帶讀取距離比較遠,無源可達10m左右,主要通過電容耦合方式進行能量交換和數據傳輸。
2.超高頻頻帶的電波不能通過很多材料,特別是水、灰塵、霧等懸浮顆粒物。
3.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為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以滿足相應的應用需求。
4.該頻帶有良好的讀取距離,但對于5.電子標簽的讀取時間很長,很短。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