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論壇會議】受各地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及市場預期升溫的帶動,投資機構也加快了智能制造產業的布局。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制造主題迎來了從概念到成長性轉變的契機,相關公司業績有望迎來高增長。
打造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 智能制造持續引爆“兩會”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各位全國政協委員與全國人大代表對于智能制造的發展問題都十分關注,“智能制造”一詞仍是眾家熱議的關鍵詞。
智能制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
3月5日,《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報告強調:“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邁進。完善制造強國建設政策體系,以多種方式支持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勞動人口于2014年出現負增長,因而工業智能化成為中國維持制造業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顯示,2016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繼續增長,上半年累計銷售19257臺,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增長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2個百分點,產業發展處于上升通道。機器人協會(IFR)則預測,中國工業機器人2016年-2018年的銷量將分別達到7.85萬臺、9.81萬臺、12.27萬臺,年均增長25%左右。
為推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升級發展,政府鼓勵和支持民間企業的積極參與。一方面,優化產業結構,鼓勵民營企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新材料等15個重點領域,推動優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同時加快推進民營企業智能制造,實施企業制造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兩大計劃,推廣機器人應用,推動建設一批示范智能工廠。
智能制造成“兩會”熱詞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跟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弱點。其中,突出的就是缺少大型的、能夠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則是建議政府鼓勵國內IT“走出去”,在具有智能制造研發優勢的德國和美國建立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研發基地,通過同步創新,形成在研發設計、專業服務、系統集成、產業鏈整合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像SAP、西門子、GE一樣的IT,為智能制造提供從咨詢、規劃、實施、軟件、平臺到硬件的完整信息化能力,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戰略落地。
另外,全國政協委員、民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幫喜認為,要實現工業強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愿景,從宏觀層面來說,就必須著眼長遠,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制造業發展有著整體規劃,將其發展路線提升為國家戰略,國家層面頂層設計,推動同時開展配套體系建設,注重數據安全,如開展相關立法工作等,以高標準、高配套、高質量帶動中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
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3次提及《中國制造2025》,稱要全面、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另外,2016年12月工信部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研制60種以上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達到同類產品水平,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想必在未來幾年,在多重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智能制造產業能夠盡快的落地實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