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家居生活 千億市場涌入
目前,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成為市場“風口”,家電、機械、五金等不同類型傳統企業均跨界布局,數十家初創公司和數億計風險資本大量涌入,產品創新活躍度和市場關注度較為突出。2016年,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達32億美元。至2020年,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28.1%。
除了家用機器人外,另一龐大潛在需求是因應高齡少子化社會而發展的陪伴照護機器人,由于相關技術仍待開發且成本昂貴,此類機器人離真正于家庭普及仍有一段距離。在家用型服務型機器人市場上,預計有更多家電、消費電子等領域業者投入,競爭將更加激烈,業者除具備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能力并提出更具競爭力的售價外,AI人工智能的導入將扮演重要角色。整體來看,機器人要做到進入家庭與成員互動、分擔部分家事、協助老人或小孩照護工作,仍需一段時間的發展。
潛在需求龐大 突破還得靠創新
近年來機器人走出工廠,在外觀、功能、互動性上大幅精進,加上價格逐漸親民,市場持續看好。智能服務機器人作為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伙伴,也開始逐漸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服務型機器人在2015至2018年的期間將有分別有3.5億臺家用型與約152萬臺商業型的服務型機器人銷售規模。
目前,在對產業發展抱有極大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國在機器人研發方面,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家用型服務型機器人市場上,未來預計有更多家電、消費電子等領域業者投入,競爭將更加激烈,而堅持創新則是行業發展的指標。
資本圈看好未來發展 產業爆發仍需等待
當前,無論國家層面還是資本市場,對于未來幾年內服務機器人市場的爆發都充滿期待,但在爆發來臨之前,各家還需要在自己的領域內繼續深耕。整個投資圈都看好服務機器人的未來,現階段的發展卻是概念居多,新的市場主體層出不窮,但令人興奮的產品不多,市場距離真正的爆發尚遠。
服務機器人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行業,同時涉及硬件和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多項核心技術,并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盡管如此,從未來的趨勢看,服務機器人仍將成為新的布局熱點,市場參與者眾多。四大機器人公司、國內主流機器人廠商紛紛布局業務,創業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筍。產品形態包括家用、娛樂、教育、醫療等多種類別。預計在未來3年內,服務機器人將會超過1500萬臺,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
雖然服務機器人的前景被看好,但到目前為止,還看不清在哪個細分領域爆發,只知道某種需求大,但市場何時啟動,盈利模式是怎樣的,都需要被探索。與工業機器人不同,服務領域的需求是不可預測的,各種交叉學科技術都在發展,市場的爆發會隨著技術的成熟實現。現在的階段不應盲目投資,企業應注重技術研發,迎接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