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柴靜自費調查霧霾《穹頂之下》一度成為全中國,乃至世界的焦點。柴靜霧霾調查引爆的環保問題在國內引起重大反向,而從環保問題所引申出的能源領域,在即將召開的兩會都有哪些看點呢?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下午三點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會上表示,目前大會秘書處已經收到提案945件,大會發言稿337份。新能源議案已成為本屆兩會的熱點之一。
生活無非是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但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確實包羅萬象的。無不以生產、制造息息相關。今天,編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介紹。
【工業自動化】
《穹頂之下》的出現并非偶然,它像一個警鐘一樣,敲響了眾多行業的警戒線,作為鋼鐵行業中的我們,都要深刻意識到,鋼鐵行業改革迫在眉睫,結構升級亟待解決,淘汰落后產能必定成為為期不遠的實際行動,因此在此建議鋼鐵企業首先尋找企業自身發展方向,定位下游,創新發展。
在鋼鐵行業,多位鋼鐵業內人士表示,可以預見,未來鋼鐵等重污染生產企業的成本將再次增加,這對全省鋼鐵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新能源汽車】
隨著“霧霾”話題熱度日益升溫以及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2015年成為是繼2014年新能源元年之后,中國新能源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
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都對新能源車的推廣愈發重視。在兩會這個特殊時期之際,柴靜的《穹頂之下》更是初步喚醒了全民的生存危機與環境保護意識。小編看來,2015年預計將成為環保治理的大年,并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天氣成為老百姓的呼吸之痛,治理霧霾仍然是今年兩會上委員代表關心的熱點話題。“霧霾主要來源于燃煤及汽車尾氣,治理霧霾需改變我國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核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公司董事長賀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發展核電在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環境質量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國家應進一步明確核電在優化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支柱地位,通過規模化發展核電大量替代化石能源。”
穹頂之下,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亦或是整個行業,都應該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智能環保的發展趨勢是不能改變的,它不僅是改善環境,推動節能減排的方法,同時也是產業轉型,提益的方法。
更多精彩,盡在工控中國制作的《“穹頂之下”應該如何同呼吸、共治理、與命運》專題>>>>>>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