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20日,2025年全國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現場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交流“十四五”農民教育培訓經驗做法,分析當前農廣校事業發展機遇挑戰,研究下一階段全國農廣校重點工作任務,謀劃推進新時代新征程農廣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玉生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央農廣校常務副校長宋聚國主持會議。全國34所省級農廣校主要負責人、部分地級市農廣校校長和中央校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安徽省、湖北省、云南省、甘肅省農廣校就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經驗做法等進行發言。
會議期間,觀摩了內蒙古聚農良品農牧業公司農民田間學校和伊利、蒙草、正大集團,了解學習我區農牧民教育培訓及農牧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在和林格爾縣臺格斗村,參觀了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內蒙古聚農良品農民田間學校,對基層農業人才培育模式進行了深入考察,調研了田間學校的產業規模、生產技術、經營模式,了解了其在農業技術推廣、農民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和成效。分組研討環節圍繞農廣校體系“十五五”規劃方案、分區調研報告等進行深度討論并交流匯報研討成果,為農廣校未來發展凝聚共識。
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了解了企業在智慧牧場數字化管理、奶源質量全流程追溯以及乳制品智能加工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伊利依托先進技術打造的“技術研發-生產實踐-教育培訓”深度融合的產業模式,為培養適應現代化農業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在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蒙草集團在生態修復、種業創新等領域的實踐與成就。蒙草公司以草種業為核心,開展鄉土植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推動生態產業與農業的協同發展,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在正大集團,觀摩了其在標準化養殖、產品智能加工、智慧管理優化等領域的實踐與成就。正大集團構建的“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全產業鏈模式,推動了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
此次會議充分肯定了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成效。深入分析了農民教育培訓面臨的長期性、深層次困難與挑戰,研討交流了“十五五”強化農廣校職能作用的具體舉措。會議指出,全國各級農廣校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農業農村中心工作,深入開展農民教育培訓,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為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加快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發揮重要作用。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龐博,中央農廣校常務副校長宋聚國作總結講話,明確行動綱領。
會議要求,各級農廣校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秉承服務“三農”辦學宗旨,主動服務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做實做強農廣校體系,打造“三農”政策宣講陣地,突出實效辦好新時代農民教育培訓,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內蒙古農廣校將深入學習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汲取先進經驗,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動農牧民教育培訓工作取得實效。打造“北疆新農人”品牌,為我區農牧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力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