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9日,陜西省全省小麥已收獲過九八成,機收率94.18%,大規模機收已基本結束。
今年“三夏”生產期間,全省各級農機部門高效組織調度,累計投入各類農機具近120萬臺(套),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3萬多臺,單日高峰期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1.38萬臺,檢修各類農機具18.37萬臺(套),為奪取夏糧收獲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精心準備強保障。“三夏”開始前,省農機化中心發布了致全省農機手的一封信,宣傳機收保障政策及安全操作要求。及時發放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1.4萬多張,以超限運輸車輛通行為重點,培訓指導機手跨區作業。針對今年特殊干旱天氣,與氣象等部門提前對接,做好了應對極端天氣小麥收獲、后期“爛場雨”等災害天氣的應急準備工作。
二、科學調度提效能。“三夏”期間,省農機化中心每日通過“農機直通車”信息調度平臺及時上報農業機械作業進度,及時向社會公布糧食烘干服務點766個,便于農業經營主體精準對接谷物烘干,開通全省“三夏”農機熱線電話86部,堅持24小時值班,全天候做好機收信息咨詢服務,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協調解決機手困難。各級農機部門在高速路口、主干道沿途等處設立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230個,為跨區作業農機手提供路線指引、機具維修、后勤保障等“一站式”服務,有效保障了機具順暢通過和高效作業。
三、協同聯動優服務。加強與氣象部門對接協調,及時向各地農機部門、機手發送《全省夏收夏種夏管氣象服務專報》、氣象服務信息快報、重要天氣及時預警,幫助各地搶抓機收作業窗口期。協調中石油、中石化等相關部門,落實并向社會公布全省農機保供加油站點1153個,農機用油優惠3%以上,設立綠色加油通道,開展流動加油服務等。
四、技術服務強支撐。省農機化中心組織召開“三夏”農機化生產培訓會,圍繞小麥機收減損、糧食烘干、玉米高質量播種等對機手進行了線上培訓。各級農機部門結合當地實際開展機械化收獲減損和農機手培訓,全省累計培訓機手、修理工約3.5萬人,同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大力推廣小麥機收減損技術,通過規范操作、科學調整機具參數,努力將機收損失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大限度保障糧食產量。
五、緊抓安全筑防線。在“三夏”搶收戰中,各級農機部門始終將安全生產擺在首位,省農機化中心組織召開了農機安全生產視頻培訓會,各級農機部門深入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田間地頭開展隱患排查,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守好農機安全生產底線,全省“三夏”農機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
六、智能農機顯身手。今年“三夏”期間,一批智能農機裝備上崗作業。在寶雞市陳倉區利民無人農場,實時監測、無人駕駛、北斗導航自動定位、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在“三夏”生產中,通過無人駕駛聯合收割機開展小麥收獲作業,在智能控制中心實時查看收獲進展,依托大數據進行科學決策,實現收獲全過程智能化、精細化管理。在西安市長安區神禾塬萬畝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當地種糧大戶開始嘗試引入無人收割設備開展大規模機收作業,專業農機手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端遠程操作,有效提高小麥搶收效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