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是以數字化為驅動力,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實現關鍵程序100%自動化。數據則是紡織服裝產業大腦的基礎,數據來源于生產一線,只有讓工廠與“產業大腦”融合應用,才能為產業治理、產業鏈協同聯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從制造向“智造”的轉變提供支撐。
織造是紡織品面料最主要的生產形式,呈現出“小企業、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良性發展狀態。相對于紡紗環節已做到全流程貫通,分離式自動化設備形成的織造孤島化生產已難以滿足企業“多品種、小批量、訂單化”的加工需求,全流程數字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成為織造業發展大勢所趨,并正成為“十四五”期間棉紡織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機遇之一。
紡織業長盛不衰,而推動紡織裝備向數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發展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日前,由浙江理工大學、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承擔了“數據驅動的織造智能工廠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并且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產業項目以織造加工全流程相互協作和整體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設計與開發了整經自動掛紗 -送紗
機器人、織機自動上軸 - 落布機器人、坯布整理自動上下卷機器人、經軸布軸智能立庫等多類型自動化設備,打通了織造流程斷點,實現了從紗線到面料入庫的全流程自動輸送。
“數據驅動的織造智能工廠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有什么創新呢?該項目創新了多曝光圖像融合增強算法及高質量瑕疵樣本數字化合成深度網絡算法,構建了基于并行空洞注意力模塊和有偏特征融合結構的織物瑕疵圖像檢測模型,研發了基于多面陣相機的寬幅織物瑕疵檢測系統,提高了超寬幅面料品質檢測的穩定性與效率。
該項目還進行構建數據驅動的織造車間生產過程管控系統模型以及與生產相關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包括研究構建了數據驅動的織造車間生產過程管控系統模型,以制造大數據的“采集 - 處理 - 分析 - 服務”為主線,研究與生產相關的“進度預測 - 瓶頸發現 - 故障診斷分析 - 智能決策”等人工智能算法,實現了織造生產資源的最大化。
與此同時,構建了云邊協同的企業數字化應用模型,開發了適用于織造企業的ERP、EMS、APS、MES、SCADA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了織造企業生產管理、質量管控、流程執行、訂單排產、業務協同等數字化場景的快速部署與動態加載,建成了基于生產大數據驅動的織造智能工廠,并結合 N+X 服務浙江模式,開辟了面向大體量中小織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道路。
以創新為引擎,向著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推進,這已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明確的發展方向。納入項目互聯網平臺企業現已超過105家,形成了面向織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輕量化改造、通用型、可持續、可復制、易推廣”經驗,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