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始終把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作為發展實體經濟,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器”。截止目前已創建省級以上示范基地102家,其中國家級示范基地24家,居全國第六位,省級示范基地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為推動省工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發展實力顯著增強
河北省示范基地銷售收入超過5萬億元,同時保持高速增長,平均年增長率超過15%。工業總產值年增長率達到20.1%,成為帶動省經濟增長重要引擎。工業增加值持續增長,達到9715.3億元,占同期全省工業增加值68.9%,增速高于全省16個百分點,成為全省工業經濟“穩增長”的“排頭兵”。
圖1 2019-2021示范基地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億元)
示范基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數量保持穩步增長,已突破5000家;示范基地上市及掛牌企業數量增長率近兩年均保持在11%以上,達到525家;工業利潤總額超3000億元,比上年增加6.5%。稅收2020年受疫情減稅降費政策影響出現下降,現已恢復明顯增幅。
圖2 2019-2021年示范基地稅收總額和工業利潤總額情況(億元)
二、創新驅動發展勢頭強勁、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放在示范基地建設的核心位置。目前示范基地研發經費投入總額已超過1000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1.96%,高于全省平均研發投入強度0.11個百分點。
圖3 2019-2021年示范基地研發投入情況
示范基地緊密聯合社會力量搭建“共性技術平臺”,促進行業性技術突破和產業技術革新。河北省示范基地主導產業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達1346家,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118家。廊坊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基地與遙感地球所合作共建“中科空間信息(廊坊)研究院”,采取“研究院+企業”運作模式,建設以空間信息技術創新、行業應用服務和關鍵技術產業化為主要內容的協同創新平臺,建立“北京研發、廊坊轉化、全球推廣”協同發展模式。
示范基地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2.1萬余件,占全省總量50.6%。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外延片、高導熱陶瓷薄膜基板、大型柔性葉片氣動彈性設計等一批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并產業轉化;示范基地企業主(參)編標準數達1565個,其中國際標準63個,國家標準787個;搭建省級以上公共服務平臺701個,其中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84個。
三、融合發展有力有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大力推進信息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示范基地骨干企業中兩化融合貫標企業超過133家。承德縣高新區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推進大數據與當地產業體系深度融合,83家企業完成車間數字化改造與聯網升級、核心智能制造裝備改造升級與創新應用、智能物流與倉儲系統建設。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超四千億元,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68%。技術改造投資約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66%,達到3195.5億元。
圖4 2019-2021年示范基地資產投資情況(億元)
新技術新產業新產品不斷涌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增長。全省示范基地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示范基地達到68家,涵蓋信息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工業總產值占示范基地總產值的56.3%。
四、堅持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河北省國家級示范基地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1.29噸標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8.95立方米/萬元,同比下降0.97%。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合成材料)產業示范基地開展無氣味園區建設,全力推進涉VOCs排放深度治理、供熱中心超低排放改造和煙雨脫白,獲批國家綠色制造示范園區。
充分發揮示范基地規模優勢和集聚優勢,堅持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帶。保定高新區裝備制造(能源裝備)產業示范基地集聚365家新能源領域相關企業,帶動光電、風電、輸變電三大優勢產業鏈條,2022年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中成功勝出。石家莊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示范基地聚焦生物醫藥產業,著力補鏈、延鏈、強鏈,加速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大健康產業布局,2022年新增生物醫藥類企業413家,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