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豐田新任首席執行官佐藤恒治(Koji Sato)表示,盡管公司正在加大力度開發和生產更具吸引力的純電動汽車,但氫能仍然是公司關注的重點。
日前,佐藤恒治在參加一場賽車拉力賽時接受采訪并表示,在其任期內,豐田到2030年底的工作重點將放在擴大氫能基礎設施和研發未來燃料上。
他說:“我們希望確保氫能仍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他表示豐田需要在氫能源上打造一個生產和運輸供應鏈,如果這方面沒有取得重大進展,那豐田將不會增加氫能源的使用。
佐藤將于4月1日正式接任豐田汽車首席執行官。在上月接受任命后,佐藤表示,“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必須徹底改變其經營方式,并采取電動汽車優先的心態。” 佐藤還宣布,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個新的電動汽車專用平臺,該平臺將提供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電動汽車,新平臺預計將于2026年投產。他還表示,豐田預計到2030年,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約350萬輛電動汽車。
相比于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大膽加碼,豐田在氫動力汽車研發方面更加謹慎。雖然豐田在這方面的布局已經超過了三十年,但目前只推出了一款水蒸汽氫動力車型Mirai,而該公司甚至沒對該車型設定具體銷售目標。
2020年,豐田又推出第二代Mirai氫燃料電池轎車(FCV)。出于對該技術以及市場需求的自信,豐田將該車型產能提高十倍,計劃每年生產三萬輛。但事實上,自2014年底起,Mirai兩代車型僅售出21,700輛。
日本政府宣布,到2025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量將達到20萬輛,到2030年將達到80萬輛。豐田汽車3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目前約有160個加氫站,這一數值預計將于2025年攀升至320座,并將于2030年達到900座。
佐藤表示,豐田為實現碳中和采用了多種辦法,其中氫能將發揮關鍵作用。這一戰略充分利用了電動汽車、混合動力和氫能技術。
佐藤說:“我們正在全力以赴發展氫能產品,但同時我們也會保持靈活,以便根據不同市場的不同碳中和需求定制產品和能源。”
佐藤還指出,目前對于豐田來說,重中之重是尋找合作伙伴以建成集制造、運輸以及使用氫能的產業鏈。日前的拉力賽上,佐能就接觸了液氫運輸船制造商川崎重工和制氫商巖谷株式會社的總裁。
而就在佐藤恒治表示要繼續開發氫能源的同時,豐田原計劃在當日拉力比賽中使用的由液化氫驅動的新卡羅拉(GR Corolla)賽車因為氫燃料管道泄漏導致其在測試運行期間著火,氫賽車最終也被燃油動力賽車GR雅力士(Yaris)所取代。
盡管豐田正在努力測試和開發氫燃料賽車,但川崎重工總裁橋本康彥表示,他覺得這項技術將在重型卡車、公共汽車、建筑設備、火車、飛機和固定式發電機上產生最大的影響。
橋本說他的公司正在研制一種新的液化氫運輸船,它的運力將是目前傳統運輸船的128倍。他預計,到2030年因運能大幅提升,氫氣價格將降低到每立方米30美分左右,“屆時氫將成為不可或缺的能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