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及時出臺“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一攬子穩企紓困和擴內需穩外需政策,經濟持續恢復、回穩向好,呈現“V”字型走勢,凸顯全省經濟較強的韌性和活力,預計全省經濟總量超過12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3萬元,增速回彈幅度居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前列。
新的一年江蘇省要堅決把中央提出的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落到實處,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充分展現“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
為了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安排,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江蘇省近日發布《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有12個方面42條具體內容,聚焦經濟運行中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難點。
根據《政策措施》來看,內容包括持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幫助企業減輕負擔、降低物流成本、著力恢復和提振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著力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優化提升政府服務等有12個方面。
《政策措施》涵蓋的政策點超過150個,具體內容聚焦經濟運行中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難點,以解決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增強發展信心為努力方向。在政策制定上突出“干貨”和“含金量”,“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共同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
例如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安排12億元,支持工業企業開展高端化改造升級、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和融合應用創新等項目建設,推動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安排9.5億元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圍繞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產業體系,采取定額補助和撥改投相結合的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另外,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設立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貸款,比如設立100億元規模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省財政從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貼息資金1億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增產增效;力爭推動銀行機構依托企業征信投放中小微企業信用類貸款2500億元,省財政對服務平臺給予適當獎補支持等等。
《政策措施》著實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如強化水電氣生產要素保障,減半收取住宿餐飲業的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和監督檢驗費用,省內個體工商戶委托的產品質量檢驗、計量檢測和特種設備檢驗費用減半收取等。
新年新目標,全國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不錯成效。政策加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部署,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政策措施》提到,要著力恢復和提振消費,包括支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和促消費工作、安排9000萬元省級文旅產業發展資金、精心辦好2023“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等。
不難看出,每項政策措施“支持”的背后都有“真金白銀”......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江蘇省也將按照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任務書”和“施工圖”,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優質增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