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3月3日,富士康表示,將在中國臺灣南部的新工廠首次生產電池組和電池,以對電動汽車行業關鍵材料的供應獲得更多的控制權。
富士康還表示,計劃在高雄建立電池組、電池和能源存儲系統工廠,并在此設計和組裝電動公共汽車。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該市的電動公共汽車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然后我們可以將電氣化解決方案銷往其他地區。”
在美國、歐洲和日本正急于加強芯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彈性之際,富士康決定在中國臺灣建設電池和儲能系統工廠,以在當地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白宮的供應鏈評估報告指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部件之一,加強對電池供應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正在崛起的iPhone組裝商立訊精密(Luxshare)最近也宣布,計劃與汽車制造商奇瑞集團合作,為其他公司設計和制造汽車,其戰略與富士康類似。對于競爭對手立訊精密最近進軍電動汽車行業的舉動,劉揚偉表示并不擔心。
“我們在中國將有更多的競爭對手,我并不感到驚訝,但這是一個好跡象,這意味著人們對電動車業務持樂觀態度,”劉揚偉說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看到電動車行業的整合浪潮,只有有競爭力的公司才能存活下來。”他還補充道,“我估計到2025年,你就會看到誰贏了,誰被淘汰了。”
劉揚偉還表示,富士康從3月3日開始向中國臺灣高雄市公共汽車運營商交付Model T電動公共汽車,并計劃今年年底前交付30輛Model T,這是富士康自2019年來將電動汽車確定為重要增長動力以來的首次交付。劉揚偉還表示,富士康正在與美國初創企業Lordstown Motors合作生產電動皮卡。他曾在1月表示,與Lordstown合作生產的皮卡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交付。
富士康以其垂直整合各種零部件的能力著稱,不僅可以確保供應,還可以提高其在供應鏈上的議價能力。富士康此前宣布,計劃與印度自然資源集團Vedanta合作,在印度建設其首個芯片制造工廠。去年夏天,富士康還收購了中國臺灣北部城市新竹的一家芯片廠,并在中國青島市建立了一個芯片封裝和測試服務中心,以擴大其芯片生產能力。
今年1月,富士康還與印尼投資部、印尼電池供應商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能源供應商Indika Energy和電動摩托制造商Gorogo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打造一個新能源生態系統,涵蓋能源存儲系統、換電站、兩輪和四輪電動車市場。
富士康一直在加快投資步伐,以擴大其在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行業的影響力。劉揚偉承諾,到2025年,富士康的設計和零部件將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占據5%的份額,同時到2026年實現電動車業務營收達1萬億新臺幣(合356億美元)。
原標題:富士康:將在中國臺灣建首座電池廠,不擔心立訊精密進軍電動車領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