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電運通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廣東省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及廣州交易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出的《中選通知書》,公司為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項目設備及配套服務采購項目的中選供應商,成交金額為3.67億元。
據了解,廣州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作為人工智能領域重要的基礎設施,未來將成為廣州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推進人工智能上下游相關企業集聚,快速形成產業生態圈,推動廣州市人工智能及數字產業協同發展。其建成后將對全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此前廣州市政府發布的《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指出,廣州要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充分利用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現有資源,加快推動廣州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設,夯實廣州市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解決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 語音、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需求,加速垂直行業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落地。
廣電運通表示,目前,公司積極圍繞四大人工智能要素“數據、算力、算法、場景”發展,致力于構建人工智能領域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如本次項目中選,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全國20多城推進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隨著AI在各行業應用的不斷推進,數據越來越多,模型參數量越來越大,要訓練一個模型依賴很大的算力支撐,人工智能科研和教學、產業都缺乏人工智能算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曾經指出:“幾乎每3、4個月所需要的計算機算力又擴大一倍。”
當前,采用集約化方式建設公共算力已在全國各地形成廣泛共識,全國有2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準備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南京智能計算中心已相繼投運。此外,還有成都、大連、沈陽和佛山等地在建或計劃建設。
今年1月24日,坐落于上海臨港的商湯科技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啟動運營,其設計的峰值算力高達3740 Petaflops(1 Petaflop等于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會成為亞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稀缺而昂貴的算力是阻礙人工智能發展的挑戰,也是影響數字經濟、元宇宙等領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全國各地建設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成為國內AI產業生態的“孵化器”。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曾表示:“要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讓AI成為水和電一樣的基礎公共資源,讓智能觸手可及。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就和水和電一樣,將成為一種新型公共資源。沒有充足的算力,就像沒有足夠的水和電一樣,會大大制約城市發展。”
【金融科技“國家隊”——廣電運通的新增長動力】
本次中標的廣電運通成立于1999年,是由廣州市國資委控股的科技上市企業(證券代碼:002152)?;仡櫣径嗄甑陌l展歷程,公司從ATM機具生產商起家,是國內金融智能機具龍頭,連續13年市占率第一,是國內最大的金融智能自助設備供應商和服務商。
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公司憑借金融安全業務積累的行業經驗,積極探索AI+轉型,逐漸向AI+安全、AI+交通、AI+便民等領域輻射。
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數字中國,提高政務數字化服務能力是各地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國家政策高度支持和大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憑借技術優勢、國資背景和與政府的深度合作,廣電運通已中標多個與智慧城市相關的項目,打造出優秀標桿案例。
2021年,廣電運通中標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數字政府運營中心“穗智管”運營服務項目,助力廣州打造“一網統管、全城統管”的城市大腦,項目金額達到1.3億元。
“穗智管”融合了公司建設智能警務、智能安全和智能便民的經驗,做到全方位掌握城市運行狀態;依托系統各部分之間的有機協調和關聯耦合,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關聯協同;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對各類事件的敏捷相應和科學決策。
歷時三年多,廣電運通實現了在數字化浪潮下從ATM到AI的成功跨越,公司業績增長穩步上升。
2020年公司營收超64億元,其中金融科技板塊營收超41億元,城市智能板塊營收超23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為42.75 億元,其中凈利潤超6億元,凈利潤同增約30%。
原標題:3.67億!金融科技“國家隊”中標廣州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