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被視為新一代工業變革的基石,從概念提出到應用落地,近年來其發展是愈發的火熱。2017年,國家首次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主張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2020年,工信部再度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與此同時,發改委也明確將工業互聯網納入“新基建”之中。
時至今日,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核心戰略之一,而我國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據了解,目前我國從2018-2020年起步期的行動計劃已經全部完成,部分重點任務和工程也已經超預期,同時網絡基礎、平臺中樞、數據要素、安全保障作用進一步顯現,工業互聯網發展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
而進入2021年,未來三年將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基于此,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近日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審議通過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對后續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進行了規劃。
《行動計劃》提出,2021-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主要有五方面的目標需要實現:
其一是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包括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其二是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彰顯。包括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普及。重點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應用普及率達到30%。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成效不斷提升。
其三是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包括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等領域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系統等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取得突破。
其四是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包括培育發展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創新型企業,形成1~2家具有影響力的。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其五是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包括聚焦重點工業領域打造200家貫標示范企業和100個優秀解決方案。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的安全服務,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創新示范園區。基本建成覆蓋全網、多方聯動、運行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
為實現這一目標,《行動計劃》給出了總共11項行動任務,具體包含44點內容。
其中在網絡體系強基行動中,強調要加快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推進企業內網升級,開展企業外網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地圖。
在標識解析增強行動中,強調要完善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速標識規模應用推廣,強化標識生態支撐培育。
在平臺體系壯大行動中,強調要滾動遴選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提升平臺技術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
在數據匯聚賦能行動中,強調要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綜合服務能力,培育高質量工業APP,推動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持續深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
在新型模式培育行動中,強調要發展智能化制造,加強網絡化協同,推廣個性化定制,拓展服務化延伸,實施數字化管理。
在融通應用深化行動中,強調要加強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快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
在關鍵標準建設行動中,強調要強化工作機制,完善標準體系,加強合作。
在技術能力提升行動中,強調要強化基礎技術支撐,突破新型關鍵技術與產品,以新技術帶動工業短板提升突破。
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中,強調要培育企業,強化主體協作,開展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建設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建設工業互聯網示范區。
在安全保障強化行動中,強調要依法落實企業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加強網絡安全供給創新突破,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壯大,強化網絡安全技術保障能力。
以及在開放合作深化行動中,強調要營造開放多元包容的發展環境,全面推動多領域、深層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