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產業升級,新型工業化、工業轉型發展等國家戰略道路上,工業軟件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巧科技應運而生。隨著國內自主CAE的快速增長,如何有效地發展國產CAE軟件,如何能夠降本增效給大型的工程項目帶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第16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現場圖
值此大環境,2020年10月24~25日,第16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暨第2屆中國數字仿真論壇在浙江•德清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本次年會以“數字仿真,鑄造工業之魂”為主題,為廣大專家、學者、企業家共同探討CAE產業發展現狀、CAE軟件開發趨勢等議題提供了一大平臺。
上海數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巧科技”)作為推動CAE產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積極籌備并參與此次盛會。年會舉辦期間,數巧科技CEO趙康先生應邀出席,并發表了題為《云端CAE開創仿真新潮流》的精彩演講。
一、行業局勢難料,親歷CAE產業發展的“變”與“不變”
借著盛會舉辦的難得契機,智能制造網向趙康先生提出了專訪邀請,有機會聽取了趙總對CAE行業發展狀況的剖析與認識,并了解了數巧科技在CAE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變”與“不變”。
數巧科技趙總接受智能制造網記者專訪
據趙總介紹,從變化的角度來看,近幾年在國家層面出現了一些扶持政策,對CAE產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包括CAE軟件在內的工業軟件的自主可控,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從公司創業的角度來說,資本市場比十幾年前要成熟得多、活躍得多。當前的創業者,可能比十幾年前的創業者,在商用層面接受到的訓練,或者說得到的鍛煉可能更加成熟一些。
趙總認為第一個變化不太大的還是知識產權、盜版軟件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會議上也有好多專家指出來,主要影響國產自主軟件發展的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土壤不夠健康。據他觀察,這一點可能比十幾年前稍微有所好轉,但是整體上還是比較嚴重的。其他不變之處,則是從公司的角度看,還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公司本身能夠賺取利潤,才能夠健康的存活下去,這個規律始終是沒有變的。
二、立足用戶需求,企業服務戰略由“公有云”向“私有云”轉變
從企業創立至今,數巧科技在云服務方面進行了多個方向的探索與嘗試。公司剛成立時,數巧科技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公有云、SAAS化的產品上。到后來,立足市場的實際需求,數巧科技逐漸把重心偏向于私有云大客戶的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數巧科技吸取了很多教訓,走了許多彎路,同時也積累起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趙總在會上發表演講
特別是過去這一兩年,數巧科技在私有云市場里逐漸簽下了一些行業里面的頭部客戶,這對整個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可喜的進展。據趙總測算,數巧科技今年的業務與去年相比可保持30%-40%的增長。而這一成果的取得,也要得益于企業戰略定位的精準與發展方向的明確。
對于未來CAE仿真系統的發展趨勢,趙總同樣有著清晰的認識。如其所言,“我覺得基于云、基于網絡的這樣一個CAE仿真系統,應該是我們判斷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將來我們的軟件,不會再以單機版的狀態去孤立地存在,而是跟我們的整個設計研發體系,我們的數據系統進行深度的融合。在這一點上,云在架構上是一個好的支撐體系的技術架構。”由此可見,未來云在CAE仿真系統技術體系升級方面所具備的突出價值,而這也是數巧科技接下來要繼續探索和努力的重點對象。
三、夯實技術基底,全力提升“上云”用戶數據保密性與安全性
數據隱私與安全對于廣大用戶來講十分敏感,確保用戶隱私數據安全也已經成為了數巧科技“肩負的重任”。從數巧科技目前的業務類型來看,主要分公有云和私有云兩類客戶群體。對于私有云企業來說,數巧科技的系統是布置在企業內網的,甚至有一些保密級別非常高的單位,它是跟外部的網絡是物理斷絕的。
趙總在會上發表演講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就是不會有數據泄密的風險。用戶更多的顧慮可能是在互聯網、在公有云上面。當然這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技術上,不停地去做好必要的防范和研發,包括在供應商上,去選擇大品牌的、可靠的供應商。包括在數據傳輸機制上,做好足夠的加密措施,這是在技術層面上可以做的事。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主要體現在對用戶心理上的影響。目前,其實很多企業像軟件公司已經選擇把他們的源代碼托管在一些互聯網平臺,還有很多普通的消費者選擇把自己的資金放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互聯網平臺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行業監管體系的日益健全和企業防范攻擊能力的普遍提高,用戶基于云平臺的數據傳輸、共享等活動的安全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固守老舊的模式,很容易被市場和用戶所淘汰,唯有通過市場的創新才能實現彎道超車,而加強技術投入與平臺建設又是企業產品具有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相信數巧科技在趙總的帶領之下,憑借著其強有力的技術研發團隊,能夠設計研發出更多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并為中國國產自主CAE軟件產業的智慧化發展共享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