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3D打印技術的潛在風險不僅在于私人制造手槍的小打小鬧,甚至有可能引起一個國家乃至軍事力量的消長變化。如果不嚴格監管,3D打印機就有可能變成當代版的潘多拉魔盒,把罪惡釋放到人間。為了給產業發展營造健康、安全的環境,必要的法律制度建設工作亟待跟進。
3D打印機或成潘多拉魔盒 監管保護工作亟待跟進
近日,香港的《亞洲時報》登載了一篇文章,擔心朝鮮會獲得3D打印技術進而用其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目前美國的3D打印都還只是停留在生產武器部件的階段,但這種憂慮不無道理。畢竟,朝鮮在獲取軍事技術方面受到很多因素制約,而3D打印卻可以同時縮短其武器研發周期、節省成本并彌補技術人員不足的缺陷。
這篇文章給我們提了個醒,3D打印技術的潛在風險不僅在于私人制造手槍的小打小鬧,甚至有可能引起一個國家乃至軍事力量的消長變化。如果不嚴格監管,3D打印機就有可能變成當代版的潘多拉魔盒,把罪惡釋放到人間。
事實上,就算是允許公民攜帶槍支的美國,其對用3D打印制造武器的行為也相當警惕,只不過由于法律制度的問題,這類行為并未被徹底禁絕。2013年,美國大學生Cody Wilson制作出了世界上把3D打印手槍“Liberator”,他還將手槍的制作文件公布在網上,很快引來超過十萬次的下載。雖然奧巴馬政府迅速叫停了文件的傳播,但Wilson隨即以國務院侵犯其言論自由和攜帶武器權為由進行反擊,使事情陷入僵持。與此同時,Wilson的3D打印武器研發還在繼續。
就在8月21號,以埃隆·馬斯克為首的116名AI與機器人專家發布聯名公開信,呼吁聯合國采取行動禁止“殺手機器人”擴散。部分智能制造技術的潛在危險性已經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較之于殺氣騰騰的機器人“終結者”,方方正正的3D打印機看起來似乎“溫和無害”,然而它卻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兵工廠。因此,對3D打印武器的監管是否也應被提升到高度予以解決了呢?
在網絡病毒與黑客依然肆虐的今天,3D打印機不僅是可能產出罪惡的魔盒,還是個自身難保的泥菩薩。當3D打印機被病毒悄無聲息地侵入時,它就會再度淪為犯罪的幫兇,以另一種方式埋下禍根。
國外曾有技術人員扮作黑客對一臺制造無人機的3D打印設備發動攻擊,在模型文件中植入了病毒,導致無人機機翼內部形成結構性缺陷。這個微小的瑕疵無法被制作者發覺。無人機試飛升空以后不久,這個人為的缺陷便導致了飛機的墜毀。如此試驗結果令人不寒而栗:被黑的3D打印機就算不是用于制作武器,其產品也同樣具有殺傷力。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業界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一隱秘的搞破壞方式。在近日舉行的第26屆USENIX安全研討會上,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便提出了通過聲學測量、傳感器、CT掃描來檢測3D打印件質量缺陷的方案。
不過,監管和保護3D打印機絕不應該是少數科研機構或公司的個人行為,而應受到各國政府的足夠重視。由于發展速度不如人工智能、機器人那般迅速,3D打印的陰暗面尚未完全浮現,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對未來的威脅就小于前者。為了給產業發展營造健康、安全的環境,必要的法律制度建設工作亟待跟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